第二十八卷 神龍政變 第一千九十四章 漫長一日(6)
6 {! l8 N# S( B) ?% \0 Z4 q5 ^
李湛強抑憤怒,對李顯道:“諸將相不顧家族保衛社稷,殿下奈何置之死地?事已至此,便如箭在弦上,不得不發。臣無力勸阻眾將士,如果殿下不願成行,就請殿下親自勸說將士們吧!”
/ [+ R6 O! J2 c% Y6 }" K! Q: ~. ]4 z% N8 I' q2 F
李湛雖然憤怒,卻也明白一旦大功告成,這位窩囊太子就是皇帝,一旦做了皇帝,他未必就會這麼窩囊了,如果此時太過冒犯,自己的從龍之功不用提了,說不定新皇帝什麼時候想起他今日的無禮來,就會送他一雙小鞋,所以語氣雖然憤懣,言詞倒還委婉。2 k, z% C+ N, r8 _
3 y' p) K- L0 s3 d% |/ v
這時候,守在宮門處的衛士都聽到了李顯的話,一個個頓時鼻息咻咻,兩眼發紅,眼看著就有狂化的可能。可不是嘛,李顯這時候掉鏈子,分明是要把大家往死裏頭推啊!7 Q" T1 ^2 |5 v! u. K; K
+ F7 C0 P3 M7 H" _. x 眼看著那一雙雙既痛心又憤怒的眼睛,李顯馬上明白過來,事已至此,真的無法挽回了,如果他敢退縮,只怕這些憤怒的士兵就能把他活活生吃了。李顯囁嚅著鬆開雙手,喃喃地道:“孤……孤願與諸君同往,還請諸君……千萬莫要驚擾母皇。”! P1 k0 N) l P* g7 d& E" D4 r
; F; f. B4 x8 p& D N
這時正是爭分奪秒的時候,李湛也顧不得聽他廢話,馬上把手一擺,兩個士兵便架起李顯搶出門去,立即有士兵牽來一匹早已準備好的太平馬,大家七手八腳地把李顯扶到馬上,便向玄武門趕去。
% i! f f( [* w7 v) v9 @
4 {7 P. b; b# D9 Y9 l 大唐歷史上第二次玄武門之變,因為李顯這位不可或缺的主角到來,正式開始了!1 I! J; r J' S! h% O1 r
$ t, f& D/ U6 L. Q0 ?
玄武門下。右羽林將軍楊元琰、左威衛將軍薛思行等人與楊帆的千騎守在城下,城門虛掩著。留了一人寬的縫隙,楊元琰和薛思行如同熱鍋上的螞蟻,不時探出頭去看看,倒是楊帆尚顯沉著。
# V- X0 h* Z& s
8 q4 m9 ]: Y, ^+ I 忽然,遠處一群人馬急急趕來,楊元琰立刻拔刀出鞘,壓低聲音喝問口令,李湛答了口令。便急促地道:“太子來了!”玄武門下,眾將士立即一陣騷動,雖然沒人敢於高呼,可興奮之態卻溢於言表。/ N$ ?8 z. D, P# _( h: A+ P
- I, N+ ~, O. j3 Z 李顯到了這時也不能回頭了,一旦冷靜下來,他也明白這時該安撫人心,一見眾人迎上前來參拜。便結結巴巴地道:“眾……眾將士辛苦了,爾等今日為國家社稷,奮不顧身,孤銘記在心!”
( _* q! _. O; B
& d: e! n( L R; H 楊元琰道:“太子,張相公和崔相公已帶人先往迎仙宮去了,請太子快快啟行。以正大義!”當下親手為李顯牽馬,拉了他就往宮裏跑,左威衛將軍薛思行對楊帆道:“楊老弟,咱們快走吧!”2 O# X6 P w6 @; U3 q2 x% [
$ _2 G) @% X9 M p. g2 D
楊帆對馬橋道:“立即封閉玄武門,不管誰來。倚堅強守,絕不開門!”( u: p5 J N8 h. P7 E$ Y N9 O' c
! \8 ?) Y; [- Q' E: s. t2 n
“遵命!”9 Z$ t5 S- f& S& D# G) C5 d# q
* U( T, o" Q9 S' e+ f4 P 馬橋答應一聲。喝道:“關門!”
* K& i4 g$ k. m. ~2 \' [4 C) q: y `& x5 q3 O3 c! B% M3 P
沉重的玄武門轟然關閉,落下粗可一抱的門閂,馬橋等人立即持械登城,楊帆這邊也提刀在手,與薛思行、李湛疾步追向太子……
: Y8 [8 P# D; N) O6 l* x) p
: n) T$ X4 @6 j6 E0 J6 L 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
1 Q6 }9 U! Z0 G: T; o2 }$ I p) W6 D+ j! n# T% d) b
“開門!”
+ g1 a% O2 t8 \; Z5 x, {. D# }; Y
李成器站在太極宮前,瞋目大喝。
4 V+ U: D* c% k5 ?
$ `. j- u# T+ e; V5 ^! T) x 相王李旦在相王府司馬袁恕己還有他五個全副披掛的兒子陪同下,於二更三刻發動,這時已經趕到太極宮前朱雀門內,這裏是南衙諸衛的大本營。
R% W1 k. i# d" t2 O5 `" s; R+ q2 `/ f8 x' q
戍守京城的禁軍分為南北兩衙,北衙禁軍六衛其實是天子親軍,不需要朝廷正式下達調兵令,也不服從朝廷的調兵令,他們直屬天子。而南衙十六衛才是真正的國家軍隊,需要天子下詔、宰相用印、兵部勘合,才能予以調動。+ \6 l' Y1 U1 K! E9 [9 \# B, j
8 p9 V& m j( e& `" V
戍守京城各道城門的多為南衙禁軍,主要包括勳衛、翎衛、策衛、左右衛、左右武衛、左右驍衛、太子三府三衛等等,各衛兵馬輪流宿值,駐屯與值宿交錯,連將領也相互滲透交錯,皇帝就是通過這種相互檢侍的手段,避免某位將領獨攬大權。0 N5 J6 _9 F; v5 K8 l; Q/ C
`5 |& Z/ C, l0 x* d 李成器和李成義持戈勒馬,向太極宮守衛厲聲喝道:“開門!”9 M3 a) h+ E8 L/ D
' U; n h- w: n5 V
宮門守衛見他們明火執仗,不禁駭然,連忙持槍戒備,高聲道:“來者何人,可有皇帝敕書,引駕仗官與監門官何在?
/ w% ?9 K: K3 P3 f/ D# H
( Y6 A) T/ L: _( ` F1 ^6 N! ? 軍防重地不是誰都可以貿然進入的,要進入這軍機要地,非得有皇帝的敕書,並用引駕仗官和監門官引領不可,那些士兵也是按照規矩辦事。
' B8 A; z: U4 L) p. x$ R+ G
+ s, d/ p) ?6 b& i; ^/ s7 W 李成器“咄”地一喝,揚起長矛,大喝道:“并州牧、左衛大將軍、太子衛率、安北大都護、相王殿下駕臨,誰敢攔路。”
+ }4 |. R" y* @/ L
) Q, D/ H! g B J" [: U5 Y 大唐沿續隋制,左右衛是南衙十六衛之首,李旦這位左衛大將軍也就是南衙十六衛的最高統帥,可是你別看李旦這一係列的官銜稱號聽著挺嚇人的,可京城各衛兵馬大多由將軍主持實務,大將軍一職則為虛銜,李旦這個大將軍更是虛得一塌糊塗。8 s" `% k$ E) d0 A
5 o; h( C1 X7 ^
可是這其中的道理,將官們才明白,這些小小兵卒哪懂其中道理,便是懂得,他們也沒有膽子抗拒大將軍。僅僅一愣神的功夫,李成器、李成義已衝到門前,將長矛一探,雙膀較力,“嘿”地一聲大喝,將兩具拒馬挑飛出一丈多遠,隨即提馬便走。
5 i2 u! J9 p- M8 I0 t& Q `- G0 y0 e. n6 _5 X0 j' x w* x% S
袁恕己和李隆基等人帶著相王府的參軍、典軍等一眾文武屬臣還有幾十名王府親兵,護著相王直闖太極宮。1 [: E& h2 a9 |; Z N$ g- @
- ^0 J) r, c% r: T* H
太極宮中諸衛將軍被急驟的聚將鼓聲驚醒,趕緊爬起身來,匆匆趕到太極宮大殿,就見殿上燈火通明,數十名戰士盔甲鮮明,手持利刃,排列於大殿左右,最前面五員小將俱著金甲,護擁著一位身著王袍的中年人肅立於帥案之後,定睛一看,正是相王。- W7 B- a* F% E) N: @" D1 e
0 [- X% I- o: ]
相王李旦肅立於帥案之後,將政事堂兩位宰相加印的掌兵勘合一亮,沉聲道:“二張謀反,挾制天皇。今北門南衙,一體除奸!張相公和崔相公已經護從太子。率領羽林衛入宮擒賊去了,本王奉太子所命。主持南衙!”: [; ~" ?$ P4 a, v& j+ f$ S$ |
& O6 k. j8 ^# r6 `2 Y
眾將一聽,不由面面相覷,相王說的好聽,誰不知道這是造了皇帝的反了,可是相王既然出現在這裏,太子入宮應該不假,而太子入宮,沒有羽林衛、沒有千騎這種北門禁軍中的天子親軍配合絕不可能。所以……9 E M4 U& F; J7 M- j# t2 K
, \1 R2 T8 |8 c" G3 \: ]% U
想到天子老邁。且又病重,身體虛弱到連新春慶典都無法主持,新君上位已是必然,誰還想反抗?何況天子一向倚重北門禁軍,對南衙諸衛視同後娘養的,給養、軍資、軍餉方面遠不如北衙,北衙都反了。他們充的什麼忠臣?; h1 Y/ w( o+ i
2 ~/ b. T8 s5 H0 l3 p; X
這些心思只是一方面,更重要的是,相王殿下敢率領這麼點人馬就來接收南衙,誰知道殿上這些將領裏邊已經有誰是投靠相王的人?若是自己有所質疑,會不會馬上就有人拔出刀來把自己砍了?, X" {7 h' ^; h
`5 C5 h- O- L2 C. |; \ 因此,相王說完這番話。大殿上竟是鴉雀無聲,眾將半晌竟無一人出言質疑。此舉固然有天子寵賴北衙禁軍而慢待南衙的原因,使得南衙將領心生怨懟,可是這麼多將領,竟無一人出頭。換作幾年前是絕不可能的。7 y! C& B. ?- v& D8 c
8 E; C' C! P# y9 F, c
武則天的老邁,確實成了她最大的致命傷。她的影響力、號召力、掌控力都在飛快地喪失。
) S/ s9 g Y: y
7 P* v6 e( j" p% @5 m! q 相王目光左右一掃,厲聲喝道:“東宮十衛率,出列!”
6 i5 ~& I' u# N- l9 Z, e; j7 R# w2 l! }
東宮十衛率,即太子左右衛率(軍號“超乘”)、太子左右司御率(軍號“旅賁”)、太子左右清道率(軍號“直蕩”)、太子左右監門率和太子左右內率。其中前六率各領三至五個折衝府,後四率只領內府兵。0 N" t" q% U2 M/ e8 T6 F
1 a$ h0 ?3 m3 Z, k
東宮十率本是太子親軍,但是自武則天做太后的時候起,太子對東宮十率的兵權就被剝奪了。但是武則天只能剝奪太子對東宮十率的兵權,卻不能取消東宮十率的建制,所以東宮十率依舊保留著。
# r9 t7 O: U) L2 Q! s0 N" U/ C" X+ z& R( o+ C! C' ?, c& h
可因此一來,女皇對東宮十率的防範也最嚴,南衙禁軍的待遇低於北衙禁軍,東宮十率的待遇比其他南衙禁軍更低,東宮十率的將官什麼心情可想而知,他們對天子的忠心就更加談不上了。/ E! C' D+ }/ w/ B
$ Z0 W8 ? o% ?+ }5 z$ M7 m 因此相王李旦早已命司馬袁恕己同東宮十率的將領進行過接觸,袁恕己並沒有把兵諫這個絕大機密告訴他們,只是對他們做了一番試探瞭解,有了一定的把握。此刻情況危急,相王本就有點狐假虎威,也只有先從東宮十率著手,才能弄假成真了。6 F& k" f$ {% p% R2 _; K
% v F2 a; n5 V. H: U6 y2 B
東宮十率的將領略一猶豫,便紛紛走上前去,走出的時候還是左顧右盼,遲遲疑疑,一旦站到李旦的面前,也就知道既然有了這個態度,那就沒有退路了,是以參見李旦的動作聲音倒是整齊劃一。+ w/ j8 x# ]( ~2 |
9 {2 W/ ~8 z8 M3 \ “參見大將軍!”
7 ?6 K& _ D0 e; Y# T4 X3 J# J, b+ k
李旦振聲道:“超乘軍,速隨本王記室參軍丘悅增防東西兩城,切記不可靠近宮城!”, _+ [/ u" b, V; [; A4 ^
2 Q+ J. v4 r. ^0 E* z. v
超乘軍將軍到了此時也不想退路了,眾人之中,本就以他最為傾向李唐,是以大聲答應下來,便見李旦身旁走出一人,向他拱手道:“將軍,請隨我來!”3 h. h9 B* K5 S6 ~2 I- B9 y
! M& e, I0 [0 S" j0 N
李旦又道:“旅賁軍,速隨本王功曹參軍竇希瑊協助金吾衛控制朱雀大街,及京城烽堠各處,嚴禁任何人等靠近!”0 N) v( ]! B! R/ g! y+ s. d, y
5 Y+ I# U4 Z/ I$ p 有超乘軍先行答應下來,旅賁軍統領也沒了顧忌,再說東宮十率本就該由太子統率,他們的歸屬感最強,因此爽快地答應一聲,跟著竇希瑊急急離去。$ l, Y5 G0 j. I1 s
% h0 b7 g: J3 U2 t1 ]. V 李旦再道:“直蕩軍,速隨本王典軍丘琬,控制南城通往北城的各條要道,禁止一切器仗人馬出入!”2 x$ T2 b+ {( Q+ m8 }
+ q& V. G, K+ |, {. I9 o) @# N5 w 直蕩軍將領恭聲應諾,李旦又道:“東宮左率何在?”
) J/ o' {& m* B/ X! T; e0 Z% Y
2 y4 Y# }% F9 w# ~5 i( g “末將在!”$ r% e g7 d) t1 q' c( l* {0 s9 l
8 z- d4 J8 f* D; O9 Q3 W3 _
“速隨臨淄王,去拿張同休府上一干人等!”
, C& ~. O6 D8 U- C( z# z/ m1 \$ u' K' z1 V: v+ H: C' Y. }
“東宮右率何在?”6 C2 [6 C: a. \) {2 s6 m8 ]9 m' G
5 P( Y! h/ z! P0 D" ~5 Z “速隨壽春王,去拿韋承慶閤府人等!”. ^$ ]7 J; b9 w8 Q- Q/ ~
$ w5 A9 ]. T- `! Q 隨著李旦的一條條將令,南衙各路兵馬調動起來,這些人一旦接受調動,各路兵馬都不知道其他人馬的動靜,各路兵馬的將領無法互通聲息,就更不可能反悔倒戈了。1 n, Z; a, j3 n4 j* x6 w
' M* f2 {0 u2 B2 x/ O 同時,這些人一旦領命,哪怕只是遵照相王的吩咐閉營不出,也等於表明了他的立場,南衙,穩住了!4 K3 h( o5 b5 J
- {( c1 F+ S" b) O! E: t4 z
6 g1 f" ^) ?+ y) t9 d7 ]) F |